高分文献解读 | Nature Biotechnology期刊发表冰川微生物组的基因组和基因集记录冰川基因组和功能多样性
简介
本研究通过对来自21个西藏冰川的85个宏基因组和883个培养分离物进行测序,结合公共数据库中的宏基因组数据,整理出一个专门的冰川微生物基因组和基因目录,以记录冰川基因组和功能多样性。
英文标题:A genome and gene catalog of glacier microbiomes
中文标题:冰川微生物组的基因组和基因集
发表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
影响因子:68.164
发表时间:2022年06月27日
技术路线
主要结果
1. 基于宏基因组和分离菌株得到西藏冰川基因组(TGGs)
从85个已测序的宏基因组和883个培养的分离物中共回收了3241个TGG。所有TGG的完整度≥50%、污染≤5%,且完整度中位数在92%以上,污染中位数在1.2%以下。
2. TGGs的来源呈现
使用95%的ANI阈值和30%的对齐分数阈值,将3241个TGG聚集成968个操作分类单元 (OTU)。按照分类学种类和样本来源,对OTU是来源于宏基因组组装基因组(MAG)还是分离培养的单菌进行展示,在所有样本来源均鉴定到的OTU超过总量的15%,而50%仅出现在其中一种来源。
3. 系统进化分析
基于单拷贝基因为961个OTU构建了系统发育树,聚类得出30个门、69个纲、129个目、221个科和475个属。以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为主,而绿曲菌门、奇异球菌门和粘球菌门被确定为稀有门。
4. TG2G目录的功能新颖性
西藏冰川基因组和基因(TG2G)目录的基因部分由contig构建,以捕获整个微生物组的功能,非冗余基因的数量随着 reads数量稳步增加。
预测的次生代谢基因簇中,合成萜烯的BGC是最多样化的,鉴定出4105个独特序列,占鉴定出总BGC的25.7%,这也是大多数细菌门中最丰富的BGC。
5. TGG具多种潜在致病因素
根据VFDB数据库进行毒力因子分析,发现主要与相对丰度的运动性(24%)、粘附性(13%)、效应器递送系统(11%)和生物膜(11%)相关。
基于鉴定有可移动元件的毒素基因作图,发现Proteobacteria含有最多数量的移动毒素基因,其次是Actinobacteriota、Cyanobacteria和Bacteroidota。
6. 西藏和全球冰川宏基因组的比较
对于门水平而言,来自北半球的冰川相关样本主要按地理位置聚集,而不是样本来源类型。在功能上三个北极冰面菌群与青藏高原的微生物群落相似,而冰晶石菌群在青藏高原、阿尔卑斯山和北极地区则截然不同。
小结
本研究得到的西藏冰川基因组和基因(TG2G)目录包括883个基因组和2358个宏基因组组装基因组(MAG),对应30个门的968个物种。还包含超过2500万个非冗余蛋白编码基因,对加深西藏冰川微生物组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十分有帮助。
参考文献:
Liu Y, et al., A genome and gene catalog of glacier microbiomes. Nature Biotechnology. 2022.